当前位置:首页 > 地产

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三力”齐发 推动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效

2024-01-02 07:48:36 来源: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货币金融政策,立足淮北市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持续强化金融“三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提升经济总量增长“支撑力”。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9.95亿元,同比增长12.34%;本外币贷款余额1793.29亿元,同比增长12.5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82个百分点。贷款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前三季度单位GDP新增贷款0.26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61元,增幅29.24%,新增贷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动能。金融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9.4亿元,占全市GDP的5.8%,拉动全市GDP增长0.60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0.16个百分点,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1%。金融对实体经济让利力度不断加大,1-11月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69%,较上年同期下降0.30个百分点,累计为全市小微企业减少利息支出约1.04亿元。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494.47万元,惠及市场主体9.69万户。完成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平均降幅0.96个百分点,为住户部门每年减少利息支出2.48亿元。服务涉外经济质效突出,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降低套保门槛和财务成本,累计优惠金额102.6万元,为企业减免手续费21.1万元。助推中小微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指导银行发放出口应收账款融资2427.97万元,平均利率3.65%,低于全市小微企业平均利率1.04个百分点。促进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新增便利化优质企业12家,实现业务办理“秒申请、分钟办”。实现辖区境外直接上市募集资金业务“零突破”,推动成功发行安徽省市属企业首单自贸区债券。

  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等优惠资金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引导作用,1-11月央行优惠资金在辖区落地43.53亿元。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11月末淮北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59.35亿元,同比增长73.44%,高于全省44.4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5.63%。制造业贷款自去年6月首次由负转正以来持续快速增长,连续17个月超过全市各项贷款增速。积极推进科创金融发展,落实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对接科创企业745户,与370户科创企业签约,协议金额43.82亿元,发放贷款20.25亿元。率先探索转型金融改革,锚定“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新型能源基地”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将发展转型金融作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破冰之举,在安徽省率先探索转型金融改革,迅速出台全省首个转型金融建设方案,配套建立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及项目库,制定转型企业碳账户建设指南,出台财政金融融合支持政策等多项政策。截至三季度末,发放符合转型金融支持方向的贷款45笔,贷款金额21.2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15.97亿元,同比增长62.85%,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惠及小微企业,11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40.09亿元,同比增长28.33%,高于全部贷款15.7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3个百分点。今年累计为法人金融机构提供央行激励资金2844.62万元,带动其增加普惠小微贷款12.4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达4.7万户,增速31.53%,户数增速全省第三。不断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11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697.49亿元,同比增速19.21%,高于全部贷款6.62个百分点。

  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软实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署,紧盯考核细分指标,坚持改革突破和服务导向,不断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积极赴省对接争取工作支持,8月份以来9次赴省对接,向人行省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汇报转型金融、科技贷款等工作,争取专设转型金融央行再贷款专项引导额度1亿元。高频次开展工作调度,通过召开会议、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会同各金融机构分析金融工作形势任务,督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站在全局视角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央行专业优势,积极对实现皖北“两个加快”、破解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建言献策,向市政府报送《送阅材料》19期,转型金融、徐淮合作、科创金融、反电诈等工作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9次,转型金融相关工作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制造业贷款增长等工作信息获省委、省政府采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和实践,围绕做好“五大篇文章”,致力为淮北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更强金融动能和更优金融环境。

  一方面,聚焦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价格下降、传导畅通、循环良性,着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量上,进一步完善信贷监测机制和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把握形势政策要求,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落实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要求,促进信贷均衡投放,平滑投放波动。在结构上,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及省市重大战略领域,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在价格上,推动“双挂钩、双约束”机制有效运行,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充分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在传导上,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预期,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在循环上,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持续引导实际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现房销售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指导政策性银行加强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指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贷款,并专款专用、封闭管理。

  另一方面,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动能。

  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持续推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规模。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提高制造业金融支持水平,提升制造业贷款比重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比重。

  加强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机制,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和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强与工商联等部门的协调,建立优质民营企业名录,及时向金融机构精准推送,强化银企沟通。加大对涉农和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扩大普惠金融业务覆盖面,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薄弱环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保持普惠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强化信用体系支撑,夯实央行基础征信服务地位,扩展信用信息种类,丰富服务渠道;深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建设,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良性循环;完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水电、工商、税务、政府补贴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查询。

  加强对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对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推动放宽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抵押贷款抵押质押物要求,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大力推进绿色转型金融。完善标准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发展基础,借鉴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经验,逐步推出各类金融产品共同适用的转型金融标准,并以此为契机调整更新现行绿色金融标准,让绿色更绿,让转型更全面、系统。进一步健全企业碳核算体系,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提高金融机构碳核算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扩大环境信息披露主体范围,强化对碳排放和碳减排等气候类信息的披露要求,分步实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研究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业绩、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绿色机制建设、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服务、气候环境效益等指标逐步纳入评价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指导银行研究开发有针对性的转型金融产品,支持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展。积极发挥基层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以地方先行先试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全局发展,初步形成一系列有益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探索发展养老金融。聚焦淮北实际,调查淮北当地老龄化现状、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情况等,借鉴国内外养老产业发展经验做法特别是金融支持做法,研究制定养老金融发展实施方案,努力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养老金融发展“淮北模式”。

  提升金融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水平。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将更多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支持贸易新业态创新发展和规范发展,激活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优化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持续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安排正常结售汇。解决企业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争取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